毕业季校长们好拼!全国各地飞来广州这个区“相睇”企业
广州日报 2019-05-23 20:14:33
毕业季马上到,学校为了学生们的就业也是拼了!
5日23日,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洽谈会——学校和企业的摊位相对排开,校方和企业代表相互“串门”,沟通人才输送事宜。
不少校长还是从全国各地飞来,诚意拳拳、拼劲满满。据统计,全国各地113所大学中专、高职院校带着30万毕业生生源,与该区200多家优质企业谋求合作,参与院校创了历届之最。
这场校企合作洽谈会究竟有何特殊之处?校长们又有什么收获?
一上午和7、8家企业对接
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如何精准对接?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作出了探索。“我们要搭建一个平台,让学校和企业深度沟通,双方更加精准地找到合作培养人才的点,”黄埔区人才集团人才发展部兼才英教育总经理张劲松说。
第六届广州市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校企合作洽谈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,而且比往年更进一步。更多学校和企业同时参加,有效减少企业招聘成本,也极大提高了院校就业率。
在洽谈会上,来自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吉林等全国各地113所大中专、高职院校的校长、招生办主任等等,来该区共襄这场“相亲”盛会。其中大部分学校是理工类学科院校。
企业方也求贤若渴,乐金显示、广州创维、捷普电子、光宝电子、广电运通等知名企业是校企洽谈会的资深“会员”,带来的岗位需求都是杠杠的。同时,广州粤芯半导体、瑞松智能科技、禾信仪器等新兴行业的重点企业也参与了。
广州粤芯半导体预计于2019年正式投产,作为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,企业受到了校长们的欢迎。粤芯现场开出了160个岗位需求,其中制造部技术员需求100人,薪酬福利约3000-5000元。粤芯人力资源部门夏艳表示,现场有很多学校主动上门寻求合作,企业还与学校定下了前来考察的时间,若毕业生源保质保量,可满足企业中长期人才需求。
可以说,校企合作是人才引进的重要方式,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同与青睐,甚至出现一院校对应百、千企现象。
广州市对口帮扶地区贵州省黔南州组织18家院校参加了此次洽谈会。黔南民族卫生学校副校长祝星说,当天上午她已经和7-8家企业对接,像药学院学生很受制药厂欢迎,护理行业则青睐养老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。此次洽谈会为校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,对提升学校的毕业率有帮助。
现场还为参与的院校及企业提供了厚度如“字典”的校企合作会刊,会刊刊载了113所院校及190多家企业的详细人才供需内容,便于院校及企业会后需要。
毕业生实操不足要“回炉”?黄埔区这样破解人才培养难题
校企合作方式如今运作很成熟。作为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,高校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人才,企业也反哺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。
然而在多年发展过程中,问题也逐步暴露。不少企业反映,学生并不能适应行业发展新需求,动手实践能力差,往往还要“回炉”深造。但在另一层面上,企业在合作中增加了管理的成本,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,校方和企业的合作并不紧密。
作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,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全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40%,解决相关问题显得更加迫切。
如何扩大校企合作之门,成为现场举行政企校三方论坛的集中话题。大家围绕目前“找工难”和“招工难”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、“抢人大战”观点及如何推进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,共同推进校企长效、双赢的合作机制。
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方代表表示,职业教育一定要在实战中培养学生。现在自主创新发展很快,学校很难及时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,而企业也没有师资、教学设备培养人才,最好是双方提前接洽,让企业深入到高校中“订单式”培养人才,让学生能长期在企业实践,一毕业就能上手实操。
张劲松表示,广州开发区正全力打造全国一流产教融合示范区,建设新型实训创研基地,促进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根据企业的需求改革学校的课程,在生产车间中增加学生实操经验,甚至让企业工程师来到学校为学生上课,实现企业和学校无缝对接。
黄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周锦高表示,黄埔区把全国众多院校“请进来”,提供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服务,保持技能人才培训供需双方信息通畅,实现了毕业生“有工找”、企业“有工招”的双赢局面。
文: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何瑞琪 通讯员 庄良伟
图:广州日报全媒体摄影记者 王维宣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崔素华